西庐寺官方网

关于菩萨戒的仪轨的信息

本篇目录:

佛教中的三坛大戒是指哪三坛(要求直接明了的回答)?

【 三坛大戒 】 我国特有之授戒仪式,分初坛正授、二坛正授、三坛正授三阶段。初坛授沙弥、沙弥尼戒,二坛授比丘、比丘尼戒,三坛授出家菩萨戒。

三坛大戒,是佛教出家人,一次性所授的三种戒律,分别是沙弥戒、比丘戒、梵网经菩萨戒。戒期以一月为限,礼请高僧大德来分别传授,因为要依次登沙弥坛、比丘坛、菩萨坛,故称三坛大戒。是佛教出家人一生非常重要的大事。

关于菩萨戒的仪轨的信息-图1

三坛大戒是汉传佛教针对出家人的传戒特色,在特定的时间内设立传戒坛场,延请大德高僧分三次分别传授沙弥戒、比丘戒、菩萨戒,称为“三坛大戒“。

三坛大戒是汉传佛教出家僧人受戒仪式。依初坛、二坛与三坛正授,分别得到沙弥(尼)戒、具足戒、菩萨戒的戒体。

菩提心妙宝未生者当生什么意思

1、为利益一切的众生,(因为轮回无际,所有众生都或许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眷属,有恩于我们),以感恩的心,精进勇猛修行,早日成就,度化众生。让一切众生离苦得到永恒的安乐。所以说“菩提心”妙宝。

2、菩提心妙宝,未生者当生,已生勿退失,展转益增长。正如具足善巧方便、大慈大悲的我等本师释迦佛亲口所说:“汝今谛听,极善思维,当为汝说。”当你们听闻佛法时,也应认真调整自己的威仪,并用心聆听。

关于菩萨戒的仪轨的信息-图2

3、这是从胜义谛角度而言,一切众生的本体都是空性,自性光明具足,拥有佛性,所以众生最后都会成佛。凡夫众生只是被业障客尘所染,才会迷乱轮回。不得解脱。一迷众生,一觉佛陀。菩提心妙宝,未生者当生。

菩提心的修法-先修菩提心再受菩萨戒

为使菩提心坚固,要受愿菩提心。受持愿菩提心戒时,首先要皈依(直至菩提永皈依,是对一切众生、诸佛菩萨的承诺),然后受菩提心仪轨,接下来修学菩萨戒(菩萨戒,可以先学戒,再受持)。

一样的道理,修这个舍无量心,就好比把这个地打平,地打平了,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来修利他的心。舍无量心,我们就说到这里了。自行化他,无非佛道,故是行一。此四句是颂行一。

对初学者来说,首先要修菩提心、受菩萨戒,一旦受了戒,菩萨戒的戒体——菩提心就已经存在于我们的相续当中。菩萨戒可以自受。

关于菩萨戒的仪轨的信息-图3

“灌顶”的真实含义是什么?“灌顶”后要注意哪些事情?

灌顶完后,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——护持密乘戒。灌顶就是接受密宗的戒律,在灌顶时所发的誓言必须要做到,否则就要犯密乘戒,堕金刚地狱,那是非常非常危险的。

灌顶受职。这说明灌顶并不是佛教,或者宗教特有的东西。这是个礼节性的仪式,是权力地位交接的一种仪式。佛法的灌顶和世间的灌顶有不同的含义,因为其所传递的完全不同,但是其作为传递、传授的含义不变。

灌顶意思是:佛教的一种仪式,凡继承阇梨位或弟子入门的,须先经师父用水或醍醐灌洒头顶。灌顶,梵文为「Abhieka 阿毗晒噶」,有「驱散 」及「注入」之含义,也可以翻译为「授权」。

简单来说,灌顶意思是透过某种仪式来“授权”。若要详细知晓“灌顶”,这8个重点修行人一定要知道。灌顶仪式的要求:到了密法的时代,灌顶变成不可或缺的仪式,只有在合格的老师那里接受到灌顶,弟子才有权学习。

灌顶的意思:佛教仪式。凡弟子入门或继承高僧位子时,须先经师父用水灌洒头顶,表示灌输智慧。读音:guàn dǐng。

沙弥律仪的原文欣赏

1、当云:“卿作沙弥,乃不知沙弥所施行,沙门事大难作,卿且去熟学,当悉闻知,乃应受具足戒。今授卿具足戒,人谓佛法易行,沙门易作。”故当先问。以下条则,于沙弥威仪诸经,及古清规,今沙弥成范中节出。

2、三皈传授有录相带,也有文字教材。出家的同学一定要学《沙弥律仪要略》,最低的水平是沙弥十戒、二十四门威仪。「具足众戒」,就是十条戒圆圆满满。「不犯威仪」,是二十四门威仪落实在日常生活、处事待人接物中。

3、净宗学院在此地建立了,我们举行第一次温馨的午宴,在两个星期之前。当地的朋友来了不少,还算不错,我们的接待他们非常欣赏,我们的饮食他们很满意,要求我们要多多的办几次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
发表列表
请登录后评论...
游客 游客
此处应有掌声~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