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庐寺官方网

菩萨到底如何护持戒律(菩萨界的戒律)

本篇目录:

佛教要怎么修戒定慧?

佛教修戒定慧,应为持戒、禅定、智慧。 戒定慧合称为三学,即三项训练。 佛陀教导我们需要培育的就是这三学: 修戒——完善道德品行; 修定——致力于内心平静; 修慧——培育智慧。

满足智愿 谓修菩萨行者,能持禁戒,则身心清净,慧性明了,一切智行,一切誓愿,无不满足也。如佛所学 谓佛初修道时,以戒为本,而得证果,菩萨修行,若能坚持净戒,是亦如佛之所学也。

菩萨到底如何护持戒律(菩萨界的戒律)-图1

什么是戒定慧?摄心为戒,因戒生定,因定发慧。——《楞严经》念佛老少皆宜,一心念佛即是摄心,念的多了,就会有定力和智慧。

佛教有哪些戒律?

声闻戒和菩萨戒:声闻戒,指声闻乘所受持的戒律,如《四分律》、《十诵律》等。菩萨戒,指大乘佛教所受持的三聚净戒,即:断一切恶的摄律仪戒,积集一切善的摄善法戒,摄受一切众生的饶益有情戒。

佛教最基本的戒律是“五戒十善”。五戒,就是杀生戒,偷盗戒,邪淫戒,妄语戒,饮酒戒。

最基础的佛教戒律称为“五戒与十善”,其核心内容是“一心向善,诸事莫恶”。 这是入门者必须要学习的。“三皈依”,是佛教信仰者必须要坚信的,和“五戒”不同,“三皈依”有着比较浓重的宗教色彩。

菩萨到底如何护持戒律(菩萨界的戒律)-图2

佛家有五戒,五戒,是一不杀生,二不偷盗,三不邪淫,四不妄语,五不饮酒。这五戒,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,不论出家在家皆应遵守的。(1)杀生戒:佛教的基本观念是众生平等。佛说众生皆具佛性,皆可成佛。

佛教为什么要持戒?持戒是干什么的?持戒会怎么样?会不让胸闷气短吗_百度...

持戒必须有智慧,如无智慧无法持戒,亦守不住;又戒生定、定生慧,相资相成。内有烦恼,外有诱.惑,降伏烦恼需要智慧,俗语说:没有理智,控.制不了感情。戒有二种,一为止持,一为作持。

持戒是佛教伦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,也是修行的基础。通过持戒,可以净化心灵,增强智慧,消除业障,修行积德,促进自己的精神成长。同时,持戒也有助于利益众生、自利利他,能够让信徒更好地实践慈悲和清净之道。

宁静无为之心、持之以恒之心不断精进。这戒律,就如同孙悟空头上的紧箍,在修行的初期,我们会因为戒律的束缚感到不适,渴望去挣脱枷锁,回归自由。

菩萨到底如何护持戒律(菩萨界的戒律)-图3

持戒是六度的一种,也是戒定慧三无漏学的一种,简单的说就是规定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的规矩。持戒才能得定,修定才能得慧,戒定慧圆满才能究竟解脱渡己渡人。

持戒就是修行,修行就要持戒。我们是修净土的,就要净身口意三业。要会修,用智慧来修,明白怎样修,不要盲修瞎练。

若有末世,欲坐道场,先持比丘清净禁戒。要当选择戒清净者,第一沙门,以为其师。若其不遇真清净僧,汝戒律仪必不成就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菩萨界的戒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