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庐寺官方网

菩萨戒仪轨讲解的简单介绍

本篇目录:

在家普萨戒和出家普萨戒有什么区别

1、菩萨戒要点有三:摄律仪戒、摄善法戒、摄众生(又称饶益有情)戒,因佛子身份不同而分设出家、在家菩萨戒,是成佛之要津,在家为六重戒、二十八轻戒。

2、菩萨戒有在家、出家之分,在家居士若受了十重四十八轻的出家菩萨戒,与出家人受的菩萨戒条款是一样的。

菩萨戒仪轨讲解的简单介绍-图1

3、菩萨戒是通于在家出家七众的,受持戒相上有在家菩萨戒及出家菩萨戒之分;要成佛,就要学习菩萨道;学习菩萨道,就必需要受持菩萨戒法。

4、在家戒有:五戒、十善戒、八戒、菩萨戒 五戒: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。持五戒可得人身,来世可以做人。十善戒: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言、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绮语、不邪见。

5、具足比丘戒者: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,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条。不一一列出。菩萨戒者,依经论不同各有差异,总摄前戒,以《梵网经菩萨戒》有十重四十八轻戒。三昧耶戒者,为密教戒。

持戒这些事(二)

1、今日正法凋零,就是因为学佛人不愿守戒,造成魔道横行,邪法披猖 ;所以我提倡修任何宗派的修行人必先在持戒上多用功夫,戒持得好,修一切法门则成功有期,证佛可冀,正法得以重生,亦压制魔力的大肆扩散。

菩萨戒仪轨讲解的简单介绍-图2

2、第皈依法以后,不允许伤害众生。做为一名凡夫,要完全不伤害的确很困难,但是要尽量减少伤害,最起码也不能故意伤害众生的生命。要杜绝随便伤害昆虫,踩死蚂蚁等行为。如果无意或者是有意地伤害了其它众生,就必须忏悔。

3、修菩萨道一定要由三无漏学开始,持戒是手段,慧是目的,定是枢纽。戒律在三藏中占很重要的地位,佛的生活记录就是戒律。在行为上以戒律为标准,在思想上以经论为标准。戒律的基本精神是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

4、受戒容易,守戒难。持戒必须有智慧,如无智慧无法持戒,亦守不住;又戒生定、定生慧,相资相成。内有烦恼,外有诱.惑,降伏烦恼需要智慧,俗语说:没有理智,控.制不了感情。戒有二种,一为止持,一为作持。

5、(二)持戒 第二“持戒”,持戒不仅仅是守清规的意思。持戒的本意是:所有不该做的坏事应该戒除,已戒除的坏事不应该再做;没做过的好事应该去做,已做过的好事应该持续不断地做下去。总而言之,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

菩萨戒仪轨讲解的简单介绍-图3

6、学佛持戒之后反倒会欺负,首先,宁死持戒律,第二不要把自己当一回事,第三,趁机修忍辱,第四,学会对治烦恼,第五,忏悔。佛告诉我们,一定要“忍恶”恶来了,不要起嗔恨心。

什么是佛教的”三坛大戒“?

初坛授沙弥、沙弥尼戒,二坛授比丘、比丘尼戒,三坛授出家菩萨戒。依据我国佛教界之传承习惯,有意出家者必须受足此三坛大戒,始被公认为合格之大乘出家人。传戒日期约三十日至四十日。

三坛大戒,即初坛传授沙弥戒,二坛传授比丘戒,三坛传授菩萨戒。作一位戒行具足的比丘或比丘尼,除了要有崇信佛法的坚定信念和恪守清规的顽强意志外,首先必须经过佛教戒律中规定的程序。

三坛大戒是汉传佛教针对出家人的传戒特色,在特定的时间内设立传戒坛场,延请大德高僧分三次分别传授沙弥戒、比丘戒、菩萨戒,称为“三坛大戒“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
发表列表
请登录后评论...
游客 游客
此处应有掌声~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