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庐寺官方网

包含菩萨戒杀戒的词条

本篇目录:

佛门弟子受几戒

1、佛家有五戒,五戒,是一不杀生,二不偷盗,三不邪淫,四不妄语,五不饮酒。这五戒,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,不论出家在家皆应遵守的。(1)杀生戒:佛教的基本观念是众生平等。佛说众生皆具佛性,皆可成佛。

2、根据不同级别、不同性别的依次受不同的戒呢。在家居士:优婆塞(男)、优婆夷(女) 持五戒 带发修行女:式叉摩那女。

包含菩萨戒杀戒的词条-图1

3、问题一:佛教的五戒是什么 佛教中的五戒是一不杀生,二不偷盗,三不邪淫,四不妄语,五不饮酒。

4、菩萨戒。八关斋戒。 【五戒】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。

5、佛家五戒:第一戒,戒杀生,不分大小。尽滚水,莫倾地,免虫命抛。第二戒,受真正,切勿偷盗,想损人而利己,如偷同条。第三戒,戒淫念,莫贪美貌,耗元神,伤性灵,地狱难逃。

如何理解:有戒可犯是菩萨,无戒可犯是凡夫

1、也就是说,戒是世间法,世间法不能解脱,出世间法我们更做不到,所以注定我们无有出离之缘。

包含菩萨戒杀戒的词条-图2

2、而,如果你是持5戒的弟子,就要坚持5戒,这也是要你自己去寺里求戒的,表示是你自己决定受持不忘失,破悔。5戒你的皈依师父,应该会教导你的。 再后来,可以受持菩萨戒,不过菩萨戒应该是佛菩萨为你教导传授的。

3、受戒者多为凡夫菩萨,就算是开悟明心不久的贤位菩萨,习气也很重(当然比普通人轻得多),也难免犯戒。其次,受戒才可能犯戒,外道不受菩萨戒,当然也就无戒可犯。所以,世尊施设菩萨戒和忏悔之法。以护持佛法中的菩萨子。

4、不偷盗戒:谓人若于有主物不与而窃取之,死堕恶道;或生人中,亦受贫乏报。若不作是事,名不偷盗戒。不邪淫戒:谓人若淫u无度,好犯他 *** 妾,死堕恶道;或生人中,妻妾亦不贞良。若不作是事,名不邪淫戒。

5、施度。有财施、法施和无畏施三种。谓菩萨由修布施,能对治悭吝贪爱烦恼,能施与众生利乐。看见一切人生受苦,心生慈悲,以“人溺己溺,人饥己饥”精神,布施所能,使苦人得乐,迷者受益。戒度。

包含菩萨戒杀戒的词条-图3

6、凡夫畏果,菩萨畏因。凡夫只怕恶果,不知恶果起缘于恶因,平常任意胡为,以图一时快乐,不知乐是苦因。

缨络经的主要内容

《璎珞经》所出十条重戒是:一,杀戒;二,故妄语戒;三,故淫戒;四,故盗戒;五,酤酒 戒;六,说四众过戒;七,故悭戒;八,故戒;九,自赞毁他戒;十,谤三宝戒。

《缨珞经》,全名《菩萨璎珞本业经》。律藏可粗分为大、小乘律;小乘律讲七众别解脱戒,大乘律则主张菩萨戒的重要。

陈毅原话: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;不是不报,时候未到;时候一到,一切报销!《缨络经·有行无行品》:“又问目连:‘何者是行报耶?’目连白佛言:‘随其缘对,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。

犯杀戒的过失

虽然不得不杀死这些虫子,而佛似乎也开许了,但如此做,毕竟是有过失的,所以还是应该忏悔。对这种因果,应该保守一点,这种杀虫,也许算不上破杀戒,但仍然按照破杀戒来忏悔。

四悔过:巴利律没有记载受罚方式,参考汉译五部律典(五分律、僧只律、四分律、十诵律、根有律),原则上,某位比丘犯了四种悔过罪之一时,应向「一位」比丘忏悔。

对于受过戒的佛教人士来说,杀死蚊虫是犯杀生戒,这毫无疑问。

我学佛七年以来从未有意去杀害过生命,但是最近的某一天,我竟然萌生了灭蟑螂的想法。

这要看师兄持受的是何种戒律了。我认为可以 在端的过程中,念 吹肉往生咒加持一下,若是发心广大,心清净的话,不但吃肉的 减少或没有过失,连 被食之肉的源体都可受益。

佛教的七戒是指哪七戒?

1、佛教没有七戒。佛教的基础戒律有三皈、五戒、八戒。三皈: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。五戒:不杀戒、不盗戒、不邪淫戒、不妄语戒、不饮酒戒。

2、不淫戒 不妄语戒不饮酒戒不涂脂粉、香水,不戴花鬘,不穿华丽服装,不观玩歌舞唱妓秽乐戒 不睡卧高大床褥戒 不非时食 有个七宗罪是:其顺次序为:傲慢、妒忌、暴怒、懒惰、贪婪、暴食及色欲。

3、一戒杀生,二戒偷盗,三戒淫邪,四戒妄语,五戒饮酒,六戒着香华,七戒坐卧高广大床。第一戒者,尽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,无有杀意,慈念众生,不得贼害,动之类,不加刀杀,念欲利安,莫复为杀,如清净戒,以一心习。

4、佛教有七众,分别是:近事女、近事男、沙弥尼、沙弥、学戒女、比丘尼、比丘。七众最为尊贵者是比丘。三皈: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。五戒:不杀戒、不盗戒、不邪淫戒、不妄语戒、不饮酒戒。

菩萨十重戒,也叫波罗提木叉,是什么意思

1、指七众防止身口七支等过,远离诸烦恼惑业而得解脱所受持之戒律。又作波罗提毘木叉、般罗底木叉、钵喇底木叉。意译为随顺解脱、处处解脱、别别解脱、别解脱、最胜、无等学。

2、戒律三名之一。译曰别解脱,又曰处处解脱。七众所受之戒律,各就解脱身口七支之恶之义而简别为定共戒道共戒,称之曰别解脱戒。又翻曰随顺解脱。以戒律随顺有为无为二种解脱之果故也。

3、波罗提木叉,就是戒的意思。佛陀告诉弟子们,在他灭度之後,应当以戒为师,以戒庄严自己的身心,就像黑暗中遇见了光明、如穷人获得了宝藏一般,戒法就是如此的珍贵。

4、(一)乃大乘菩萨严厉禁止作犯之十种波罗夷罪。又称十重波罗提木叉、十波罗夷、十不可悔戒、十重禁、十重戒、十无尽戒、十重。相对于四十八轻戒而言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