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庐寺官方网

学佛61问(学佛500问学佛问答开正)

本篇目录:

读佛常识答问观后感

1、三世佛——过去佛、现在佛、未来佛:释迦牟尼是现在佛,是他创立了佛教;佛教认为过去有人成佛,未来也会有人成佛,一切人都有得到觉悟的可能性,所以说:“一切众生,皆有佛性,有佛性者,皆得成佛”。

2、听说她是佛学硕士,向佛已有20年,我便提了一个问题:据我观察,向佛的人分两种,一是把佛教当信仰,一是把佛教当学问。您是哪一种呢?她楞了一下,没有答话,然后转移了话题。

学佛61问(学佛500问学佛问答开正)-图1

3、从内容上说,就是境行果。成佛必圆满法身、色身,法身的因是智慧资粮,色身的因是福德资粮,依胜义谛修智慧资粮,依世俗谛修福德资粮。境上见二谛,行上修二资粮,果上证二身,即是修证框架。

关于学佛问题,请教各位师兄或懂佛之人,谢谢。写的很详细,希望能耐心看...

1、所以不要冲突,千万不要让别人认为学佛人都是“另类”,否则会自私,会障碍更多人正确的接近佛法。所以可以方便行事,在家人面前如果不好拒绝,那就接受。

2、多念“地藏王菩萨本愿经”。您很诚恳至心读诵是感应的条件,每天坚持定会有感应(地藏王菩萨邦您解决问题);但不应求感应神通从防偏邪,妨求大道菩提。如中断一品中可重读或略想已读内容,目的是思维义理接住。

3、学佛也需要看学的什么内容,如何悟入其道的,这因人、因师而有所差异,所以不能说你是否学偏。但若以我的理解来看,可能有些问题你没有想透。

学佛61问(学佛500问学佛问答开正)-图2

佛学,疑问和迷惑,向各位同修请教

1、佛学,疑问和迷惑,向各位同修请教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同修,心里一直有很多关于学佛的疑问,现发出来,请大家不吝惜指教.一:一句”南无阿弥陀佛”包括诸多佛法,念一句佛号,都摄所有法门。

2、所谓“戒、定、慧”!就是通过持戒,生定,才能生出智慧。所以一定要修禅定,心清净了、定了,智慧自然会显现,就会有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,即会觉得经文一读就明白了,似乎也不需要太深的古文基础。

3、人一生福报是有定数的,浪费一粒米、一滴水,便减掉一份 浪费是一种贫贱的行为。一个人的高贵不在于他的富有,而在于他高尚的行为。浪费粮食的行为是对社会和自己极不负责任的行为。

4、:时间变迁,地理环境会有偏移 2:(不知)3:佛学不代表一切,太过依赖往往适得其反。

学佛61问(学佛500问学佛问答开正)-图3

5、所谓的超度到三善道,一般都是地藏王菩萨愿力超度,这里有两个含义。第一。恶人在某时结善缘,才有人会为其做功德。第二。

6、净空法师讲述 “佛法非宗教、非哲学,而为今世所必需。”佛教不是宗教,而是佛陀教育,是现代人所必须要学习的人生教育。

学佛的问题

1、这个问题的确要问。 【若诸幻性一切尽灭,则无有心,谁为修行?云何复说修行如幻?】 第二个问题,一切皆是虚幻,虚幻就是空,什么都没有,都灭掉了。

2、关于亲情 其实我有些奇怪为什么你会问这个问题,因为我认为孝敬父母、赡养父母,这几乎是所有宗教派别和任何哲学领袖都不会去否认的,也许我这么说有些不妥,但是我确实没有批评你的意思。

3、对于您自己而言,善因种下了,不求善果也必有善果。4,对于营养方面,专门问题还是请教专门人士,我没有相关知识。对于您学佛修法而言,吃素当然是很随喜的行为。但是建议您不要与家人因此而产生太多冲突。

4、学佛是学解脱的,哪有学成这个样子的,不过心越苦则越明,学佛的时候一定要时刻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,不是胡思乱想地理解佛意,而是寻找烦恼是什么原因造成的,佛是怎么说来解除烦恼的。

5、有的先从《地藏经》学,问题是 《地藏经》虽然讲了孝道,但是由于我们的知见、理解,我们的习性,有的不正确,就会变成了一种像大仙儿似的,这也不合适。最后,自己弄得神经兮兮,这也不好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学佛500问学佛问答开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