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庐寺官方网

佛教寺庙建筑规制(佛教寺庙建筑的布局和功能)

本篇目录:

简述佛教寺院建筑的基本格局

1、近代汉传佛教寺院基本部分是两组建筑:山门和天王殿 为一组,合称为前殿;大雄宝殿为一组,是主体建筑。作为 佛教寺院,有此二者方可称为“寺”或丛林。 另外,有的寺 院限于条件,常将山门与天王殿合并,并且没有钟楼和鼓楼。

2、具体来说,寺院按照轴线依次排列山门、莲池、平台、佛阁、配殿、大殿等建筑,形成中轴线对称的格局。其中,山门是寺院的大门,常常建造得相当宏伟,以显示对佛教的尊敬。

佛教寺庙建筑规制(佛教寺庙建筑的布局和功能)-图1

3、中轴线上由南向北的主要建筑依次是山门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,大殿之后是法堂或藏经楼(阁)或毗卢阁、观音殿。大雄宝殿前,左右配殿有枷蓝殿、祖师堂(或观音殿、药师殿等)相对。

4、寺院在大型的佛教道场,总院之下,别设分院,每院在总院之内又各具一个格局,如弥勒院、文殊院、观音院、地藏院、华严院、戒坛院、翻经院等。在五台山的显通寺,相传于北魏孝文帝时代,即有「置十二院」的记载。

5、寒山寺殿宇大多为清代建筑,主要有大雄宝殿、藏经楼、钟楼、碑廊、枫江楼、霜钟阁等。寒山寺的建筑布局没有严格的中轴线。寒山寺山门前面的石拱圈古桥是江村桥,桥堍与山门之间那垛黄墙称照壁。山门两旁两棵古樟。

6、佛教的建筑风格 塔庙,以塔为中心,周围建以殿堂、僧舍。塔中供奉着舍利、佛像等,是寺院的中心建筑。唐代以后,佛塔多建寺前、寺后或另建塔院,形成了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的佛寺结构。

佛教寺庙建筑规制(佛教寺庙建筑的布局和功能)-图2

中国佛教寺庙布局

典型的布局仍以轴线作为线索, 白马寺 中轴线上从大门进入寺院,第 一栋建筑为供奉天王的天王 殿,其后为供奉佛像的大雄宝 殿,一*般为寺院内的核心建 筑,再后为诵经修行的法堂和 经楼。

中国佛寺不论规模地点,其建筑布局是有一定规律的:平面方形,以山门殿———天王殿———大雄宝殿———本寺主供菩萨殿———法堂———藏经楼这条南北纵深轴线来组织空间,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。

寺庙建筑布局图庄严与供具寺院殿堂布置除各类佛像外,还有一些比较固定的庄严和供具。所谓庄严就是以示庄重严肃的装饰。中国佛殿之庄严主要为宝盖、幢、幡、欢门等。宝盖又称天盖。殿堂所供本尊佛像有宝盖,佛经称华盖。

分布于讲堂东西北三面,即三面僧房)和食堂(又称斋堂)。第一:山门 通常寺庙为了避开市井尘俗大都会建在山林之间,因此称山号、设山门。近代的寺庙建于平地,市井之中亦称为山门。一般有三个门,所以又称三门。

佛教寺庙建筑规制(佛教寺庙建筑的布局和功能)-图3

在隋唐时期,佛教寺院的基本布局特征采用了轴线对称的布局方法。具体来说,寺院按照轴线依次排列山门、莲池、平台、佛阁、配殿、大殿等建筑,形成中轴线对称的格局。

天王殿,正面本尊,多安弥勒化身的布袋和尚坐像(北京广济寺则奉天冠弥勒菩萨坐像),左右分塑四大天王。弥勒背后设手执宝杵现天将军身的韦驮天像。佛殿,或大雄宝殿。

寺庙园林的规划设计要怎么做呢?

1、在这里,还要提醒刚入门的设计人员一句话:要特别重视对设计任务书的阅读和理解,一遍不够,多看几遍,充分理解,吃透设计任务书最基本的精髓。

2、通常多占据寺庙的显要部位,采用四合院或廊院格局,以对称规整、封闭静态的空间,表现宗教的神圣气氛。布局上大多与寺庙的园林部分隔离,有时也采用空廊、漏花墙,让园林景色渗透进来。

3、指出园林规划设计的步骤如下所示: 接受设计任务、基地实地踏勘,同时收集有关资料。

4、寺庙的布局,源自我国古代礼制的相关规定,以大雄宝殿为中心轴,左右对称,前高后低的布局。进山门后主要建筑有前殿、左边是钟楼右边是鼓楼、大雄宝殿、后殿等建筑格局。

5、寺庙禅风景观设计应从三点着手:佛教文化。景观中要有塔、佛菩萨相及文字。中国古代建筑。佛教建筑讲究古朴,不能像苏州园林那么美观,而是一种庄严的美。植物绿地的设计,树木需占大比例,古木参天。

建筑寺庙需要哪些手续和要求?

建寺庙需要的手续,具体如下:必须是古寺。寺庙不可以新建,只能恢复重建,所以必须找到遗址或到当地县志上翻阅;居士延请住持僧人。

建造寺庙手续最开始的一步,寺庙寺院内部住持大师等负责人要统一思想,确定好是寺庙改建,寺庙扩建,还是需要新建寺庙。要确定好思路。

法律分析:庙建设一般分为新建寺庙,扩建寺庙,改建寺庙,对于扩建,改建,原则上由于有原始的活动场地,一般手续流程相对简单,如果是新建的寺庙,手续流程要稍微多一点,基本和房建类似,多一个宗教审批的流程。

第一步寺庙的师傅和寺院需要有,或者是提供出寺院的后期未来的寺院整体规划图,或者是寺院的效果图来自鸟瞰图。

佛教建筑的建筑规范是怎样的

单体建筑的平面通常都是长方形,在有特殊用途的情况下,也采取方形、八角形、圆形等;而园林中观赏用的建筑,则可以采取扇形、字形、套环形等平面。

佛教的建筑风格 塔庙,以塔为中心,周围建以殿堂、僧舍。塔中供奉着舍利、佛像等,是寺院的中心建筑。唐代以后,佛塔多建寺前、寺后或另建塔院,形成了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的佛寺结构。

筹备设立的宗教活动场所应当符合城乡规划、建设要求,达到国家建筑、消防等方面技术标准,具备举办群体性大型活动的安全规范与要求。

中国佛教寺院是如何布局的

1、佛教寺院的布局一般都是按修道区和生活区两大部分来 划分的。 唐宋时代,按常规,佛寺须有“七堂伽蓝”,即七 种不同用途的建筑物。佛教各宗对其解释也不尽相同,一般 认为是:山门、佛殿、讲堂、方丈、食堂、浴室、东司(厕所)。

2、中国佛寺不论规模地点,其建筑布局是有一定规律的:平面方形,以山门殿———天王殿———大雄宝殿———本寺主供菩萨殿———法堂———藏经楼这条南北纵深轴线来组织空间,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。

3、院落式的寺院布局,一般是座北面南,从山门(寺院正门)起沿一条南北向中轴线,由南向北每隔一定距离布置一座殿堂,周围用廊屋或楼阁把它围绕起来。

4、佛教起源于古印度,东汉永平年间传入中国。传入之初,寺院建筑参照印度佛寺模式,以塔为中心,四周建有殿堂。晋唐以后,殿堂逐渐成为主要建筑,塔被移于寺外。

5、在隋唐时期,佛教寺院的基本布局特征采用了轴线对称的布局方法。具体来说,寺院按照轴线依次排列山门、莲池、平台、佛阁、配殿、大殿等建筑,形成中轴线对称的格局。

6、天王殿,正面本尊,多安弥勒化身的布袋和尚坐像(北京广济寺则奉天冠弥勒菩萨坐像),左右分塑四大天王。弥勒背后设手执宝杵现天将军身的韦驮天像。佛殿,或大雄宝殿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佛教寺庙建筑的布局和功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
发表列表
请登录后评论...
游客 游客
此处应有掌声~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