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庐寺官方网

持午戒菩萨戒(持过午不食戒感应)

本篇目录:

佛门弟子受几戒

根据不同级别、不同性别的依次受不同的戒呢。在家居士:优婆塞(男)、优婆夷(女) 持五戒 带发修行女:式叉摩那女。

这五戒,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, 问题二:佛教说的三皈五戒是什么? 三皈就是“三皈依”,即“皈依佛”、尊佛为师皈依法”,以法为律“皈依僧”。

持午戒菩萨戒(持过午不食戒感应)-图1

(1)不杀生戒:大乘佛教以慈悲心为主体,慈悲就是有恻隐众生之心,不忍伤害一切众生,我们学佛法应该与上师一样有同等的慈悲心。

五戒是五条戒律或行为准则。中国大乘佛教中的五戒是:一不杀生,二不偷盗,三不邪淫,四不妄语,五不饮酒。五戒,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,不论出家在家皆须受持。

五戒饮酒,六戒着香华(即不戴花环,不涂香),七戒坐卧高广大床,八戒非时食(即过午不食)。十戒是: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、不涂饰、不歌舞及旁听、不坐高广大床、不非时食、不蓄金银财宝。

受持五戒,奉行十善

“五戒”:杀、盗、淫、妄、酒,五种戒。现在有很多人受过五戒了,这都叫居士了。“十善”: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贪、不瞋、不痴、不绮语、不妄语、不恶口、不两舌。这个恶,不做了,就是善。

持午戒菩萨戒(持过午不食戒感应)-图2

五戒、十善 茗山法师 在江苏省无锡市佛教协会讲 就五戒来说,数字虽小,分量很重。在家出家,如能守持五戒,可以称为清净居士,清净比丘,而且能因戒生定,因定发慧,断诸恶法,行诸善法,逐步趋向解脱。

“十戒”的内容包括“身三”,即不杀、不盗、不淫;“口四”、即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妄言、不绮语;“意三”、即不贪、不嗔、不痴。身、口、意代表了行为、语言和思想。

请问佛教中的五戒十善该怎么修?怎么才算是持五戒十善呢?

最后,应当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努力实践,严守戒律,舍弃恶行,经中常说“对微细的罪过也见到危险”,乐于布施、远离悭吝,慈爱一切众生、接受佛法正见,实修实证。五戒 离杀生。

一不杀生,二不偷盗,三不邪淫,四不妄语,五不饮酒。五戒,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,不论出家在家皆须受持。十善:一不杀生。 二不偷盗。 三不邪淫。 四不妄言。 五不绮语。 六不两舌。 七不恶口。八不悭贪。

持午戒菩萨戒(持过午不食戒感应)-图3

“十善”: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贪、不瞋、不痴、不绮语、不妄语、不恶口、不两舌。这个恶,不做了,就是善。居士要奉行十善,所以要守五戒行十善。“十善”源于“五戒”,而又与“五戒”侧重不同。

五戒: ┌不杀生 ├不偷盗 ├不邪淫 ├不妄语 └不饮酒 十善: 身不行杀生、偷盗、邪淫之事。 口不出妄言、绮语、两舌、恶口之话。 心不起贪欲、嗔恚、愚痴之念。 五戒十善的内涵相当丰富。

五戒十善不是修行!是善行,是修行无为之法的基础。不杀生是为了去除嗔恨。真正的修行是持心戒,戒除心中的贪嗔痴慢疑。外在的持戒是对内心持戒的引导。

持十善戒行者中,上品者与中品者由其功德,得生于天上,下品者能王于人中 。《引佛经》五戒: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。佛教认为,这类不道德的行为应该严格禁止,所以称为五戒。

在家居士需要受持哪些戒律

1、佛教中的戒,因有出家与在家的分别,而有繁简不同的要求,对在家居士而言,有五戒:不杀戒:谓人若于彼众生,妄加杀害,而夺其命,死堕恶道;或生人中,亦寿命短促。若不作是事,名不杀戒。

2、如果发菩提心决心行菩萨道的话可以受持菩萨戒。

3、居士五戒是释迦牟尼佛为在家修行的弟子制定的戒律, 居士五戒的内容在显宗和密宗里没有什么区别。不杀生不仅是佛教的戒律,有些杀生行为世间法律也不允许,在家居士应该都可以受持这条戒律,做到不难。

佛教中受了五戒的居士是否必须食素?求解

1、皈依没关系,受五戒、受菩萨戒,还是吃素吧。但是有些道场,你不吃素也可以受菩萨戒,这样可不可以呀?可以,不吃素你要做菩萨也很好。希望哪一天你菩提心够了,你自然就会吃素,但是千万不要对人家说:学佛可以不吃素。

2、“五戒”里并没有要求吃素,更没有要求吃“常素”。戒杀生是佛门第一大戒,一定谨记。不过即使从健康角度说,吃肉太多对人也是无益的,能少吃还是尽量少吃吧。

3、如果是三皈依和五戒的居士,没有戒条说一定要吃素,可以吃肉,但需要是三净肉。不过,如果为了维护佛教形象和培育我们的慈悲心,尽量吃素。如果是受了依梵网经的在家菩萨戒,戒相上明确规定不食肉,那就需要坚持了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持过午不食戒感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
发表列表
请登录后评论...
游客 游客
此处应有掌声~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