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庐寺官方网

杀十住菩萨(十住菩萨的境界)

本篇目录:

十住什么意思?作何解释?

十住 [shí zhù] [十住]基本解释 即十地。[十住]详细解释 即十地。南朝 宋 谢灵运 《菩萨赞》:“爰初四等,终然十住。” 南朝 梁 沉约 《瑞石像铭并序》:“十住髣髴于林衡,应真肸蠁于清夜。

意思为: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,第二个十位名十住,因信心既立,能住佛地也。又因发起大心,趣入妙道,故又名十发趣。发心住。以真方便,假十信之用,圆成一心,名发心住。治地住。

杀十住菩萨(十住菩萨的境界)-图1

十住:会理之心安住不动。名之为住。一发心住。二治地住。三修行住。四生贵住。五具足方便住。六正心住。七不退住。八童真住。九法王子住。十灌顶住。十行:行即进趣之义。谓行此行。则能进向于果。

十住指:发心住、治地住、修行住、生贵住、方便具足住、正心住、不退住、童真住、法王子住、灌顶住。十行指:欢喜行、饶益行、无瞋恨行、无尽行、离痴乱行、善现行、无著行、尊重行、善法行、真实行。

眼见佛性,怎么理解?是哪个眼见?

佛性,在眼是见,在足是奔,在耳是听...佛性,好知像是电,你的眼睛好像灯泡,通了电,灯泡才亮。

见性者,又叫“眼见佛性”。时时刻刻都能眼见众生和自己的佛性,也能见到众生的佛性显现在无情物上。最起码是破重关的十住位菩萨。禅宗诸祖中,极少有破重关者。这种证量的菩萨,所得功德不可思议。

杀十住菩萨(十住菩萨的境界)-图2

成佛的可能性。这是指一切有情本具的真心。眼见佛性。是明心之后的第二步。见性,眼见佛性者,能亲眼看到众生的真如显现出来,也能看到众生的佛性显现在无情物之上。

佛性,就是觉性,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具备的觉悟的本性。佛性,并非玄妙不可知的概念,而是我们天天都在用的本性。我们听、我们看、我们尝味……我们上天堂入地狱都是它,我们一切感觉与知见,都是佛性在起作用。

佛教的“十信,十住,十行,十回向,十地”是什么?

菩萨修学阶梯,是菩萨的路线图,《华严经》正宗分的各卷都说明此内容,分为七个阶段: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。 十信 信,要凭理智对于佛的境界有所认识。

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发心住内,分开另立的,若将其缩入发心住内,则只有四十二位。其中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,称为三贤,仅算是资粮位,十位称为十圣,才是修习位。论时间,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。

杀十住菩萨(十住菩萨的境界)-图3

十住: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,第二个十位名十住,因信心既立,能住佛地也。又因发起大心,趣入妙道,故又名十发趣。发心住。以真方便,假十信之用,圆成一心,名发心住。治地住。

十信者,乃三贤之首,万行之先也。然欲从凡入圣,必以信为先导,始自信心,终至愿心,总为十信,以作菩萨真修之方便也。(三贤,即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诸位菩萨也。

十信心既立,可入十住位,而发大心,趣入般若妙道,广行一切愿行,安住佛地,渐证空性。发心住:厚集一切戒定慧等善根,修四弘誓愿,化导众生,以真方便,入十信,能自度利他,悲智成就。

十住:会理之心安住不动。名之为住。一发心住。二治地住。三修行住。四生贵住。五具足方便住。六正心住。七不退住。八童真住。九法王子住。十灌顶住。十行:行即进趣之义。谓行此行。则能进向于果。

十住的介绍

初发心住、治地住、修行住、生贵住、具足方便住、正心住、不退住、童真住、法王子住、灌顶住。是名菩萨十住十住,大乘菩萨的修行阶位。为五十二阶位中,第十一位至第二十位的称呼。又称十地住、十法住、十解。

十住:会理之心安住不动。名之为住。一发心住。二治地住。三修行住。四生贵住。五具足方便住。六正心住。七不退住。八童真住。九法王子住。十灌顶住。十行:行即进趣之义。谓行此行。则能进向于果。

发心住:厚集一切戒定慧等善根,修四弘誓愿,化导众生,以真方便,入十信,能自度利他,悲智成就。治地住:修诸善行心明显真,能真心对治一切净修一切法不离成佛悲愿。

十信者,乃三贤之首,万行之先也。然欲从凡入圣,必以信为先导,始自信心,终至愿心,总为十信,以作菩萨真修之方便也。(三贤,即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诸位菩萨也。

十地菩萨的十地是哪十地

十法云地 (华严经云:菩萨住此地。多作摩醯首罗天王。)九善慧地 (华严经云:菩萨摩诃萨。住此地。多作二千世界主。大梵天王。)八不动地 (华严经云: 菩萨摩诃萨。住此地。多作大梵天王。主千世界。

焰慧地,菩萨于三十七道品,圆满具足,进而修习力无畏,不共佛法,远离懈怠,成就精进波罗蜜,使慧焰炽盛。极难胜地,菩萨为利益众生,外习诸技艺,内成就禅波罗蜜,极难制胜。

佛教十地:大乘菩萨道的修行阶位,即指十种地位,十个菩萨行的重要阶位。包括欢喜地、离垢地、发光地、焰慧地、难胜地、现前地、远行地、不动地、善慧地、法云地。十个菩萨行的重要阶位。又作十住。

杀人即可获封菩萨,北魏的大乘教起义究竟是怎么回事?

不仅如此,这些僧侣还大肆杀生,死在他们手中的人不计其数,其领导者更是提出“杀一人为一住菩萨,杀十人为十住菩萨”,鼓励僧侣们杀人。而这场不可思议的僧侣起义,就是北魏末年发生的大乘教起义,也叫做法庆起义。

法庆事件,又称为法庆之乱、大乘教起义,是由北魏僧人法庆主导的一个历时两年的民变,被北征都督元遥平定。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佛教盛行,而僧人内部政治、经济地位相差悬殊。

灵太后信佛,她在临朝称制时,举国上下大兴佛风。但僧人内部政治、经济地位相差悬殊,佛教的派系斗争日益尖锐,加上灵太后的所作所为,导致北魏风雨江山,摇摇欲坠,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大乘教起义。

“大乘教起义(法庆起义)”发生于北魏的孝文帝期间,是北魏时期以宗教为旗帜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人民起义。由于北魏年间佛教盛行,僧人内部因为政治和经济地位相差悬殊而产生激烈的斗争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十住菩萨的境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