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庐寺官方网

菩萨没有执着分别妄想(菩萨的执着)

本篇目录:

请问佛教说的烦恼是什么?分别、妄想、执着又是什么意思?谢谢。_百度...

1、不过,在佛教中所指的烦恼,包含的范围要大得多,它不单指烦躁、苦闷、焦虑,还包括贪婪、执着、自私、傲慢、虚荣、妒忌、吝啬、错误的见解、怀疑、猜忌、生气、愤怒、憎恨、残酷、反感、愚昧、无知、麻木、散乱等等。

2、所以你可以说,因妄想生执著、因执著而起分别;也可以说因分别起妄想,因妄想而起执著;也可以说因分别起执著,因执著而起妄想,也可以说分别就是执著,执著就是妄想,妄想就是分别。

菩萨没有执着分别妄想(菩萨的执着)-图1

3、简单说,执着:以我为执,不以客观规律、宇宙准则办事;分别即是没有平等心、以高低、贵贱之心处之;妄想即不切实际,不了解宇宙、人生事实真相。

菩萨的发愿算不算是欲望和执着?

这种相信是慢慢的提升的,并不是一下子你就能够相信有这种事情的,所以这并不是一种欲望,也不是一种执着,只是你对生命的一种态度。

根本成淫,轮转三涂,必不能出。如来涅盘,何路修证。必使淫机身心俱断,断性亦无,于佛菩提斯可希冀。如我此说,名为佛说。不如此说,即波旬说。阿难。又诸世界六道众生,其心不杀,则不随其生死相续。

当然是欲望,是执着,是贪念。但是,要想从世间法里找到一条通往出世间法的路子,只有从妄想、分别、执着入手。用执着破除执着,用妄想破除妄想,用分别破除分别。妄想、执着、分别是成佛路上的工具,不用了就要抛弃。

菩萨没有执着分别妄想(菩萨的执着)-图2

念佛,不但要执着,而且要执着到一心不乱。念佛人求生净土,不为自己安乐,而是为了更好地修学佛法,更快成佛,学成后回入娑婆普度众生。佛教8万4千法门,无不是执着。

算。所以到了一定境界以后也要舍弃这种执着,自性功德智慧才能究竟圆满。但是在没有达到这种境界以前,必须要有这种修行的执着才能成就精进,否则就会沦为痴行。

即非菩萨 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。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不取于相。如如不动 以上是金刚经的名言 你觉得佛菩萨有欲望吗?只有度生的事相,而没有度生的起心 一切都是在如如不动的甚深禅定中完成的。

请教佛教里面的问题佛说放下妄想分别执着

1、执着:凡是你认为好的,努力追求,不肯放下的人、事、物。总括为三大类 :名、利、喜欢(情),是贪心的表现。放下自己的执着才能够为他人着想,生出慈悲心。分别:就是比较这个比那个好,挑挑拣拣的心,就是分别心。

菩萨没有执着分别妄想(菩萨的执着)-图3

2、简单说,执着:以我为执,不以客观规律、宇宙准则办事;分别即是没有平等心、以高低、贵贱之心处之;妄想即不切实际,不了解宇宙、人生事实真相。

3、“一切众生,皆具如来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执着,而不征得”此句出自《华严经》,通俗地讲就是人人本是佛,但因妄想分别而迷了,使智慧德能无法显现。

4、不过,在佛教中所指的烦恼,包含的范围要大得多,它不单指烦躁、苦闷、焦虑,还包括贪婪、执着、自私、傲慢、虚荣、妒忌、吝啬、错误的见解、怀疑、猜忌、生气、愤怒、憎恨、残酷、反感、愚昧、无知、麻木、散乱等等。

5、妄想分别执着,都是相对于产生这一切的那个,人的本性灵性来说的。人区别于非生命体的那个灵性,是产生人类种种精神世界的根源,没有这个灵性,你也不会产生这个思想问题。

金刚经里的~所作福德,不应贪著~是什么意思?

1、忍即智慧的别名,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之功德所以殊胜,因他于所作布施不驰求、不贪著福德,能知道是无性的缘起,不执取福德为实的。不受福德并非说没有福德,而是说不执为实有,不执为己有,深知福德不应贪著的。

2、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。八万四千法门,念佛也好,修密宗也好,参禅也好,修止观也好,甚至于说修外道也好,以华严境界看来,都能成就。真正的佛法是平等,无有高下的。所作福德,不应贪著。

3、人们不禁要问,福德不是好东西吗?为什佛菩萨就不接受福德呢?佛解释说”“...菩萨所作福德,不应贪著,是故说不受福德。”可见福德是好东西,但不能贪著。若行事以贪求福德为目的,就又陷入了烦恼境地。

4、「须菩提!菩萨所作福德,不应贪著,是故说不受福德。「须菩提!若有人言:如来若来若去、若坐若卧,是人不解我所说义。何以故?如来者,无所从来,亦无所去,故名如来。

5、所以佛也几乎被他问倒了,又赶快说: 「须菩提,菩萨所作福德,不应贪著,是故说不受福德。

无著菩萨开示:如何断除分别念

像诵经,念佛打坐等都可。但要做到专注,妄念一来随它去,念起不随,保持正念,久而久之,可以得定开智慧,打开本来。

从一至十,从一至十,纵日念数万,皆如是记。最能去妄,妄念无处著脚,故名净念。净念若能常常相继,无有间断,自可心归一处,久当自得耳。大势至菩萨谓 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,得三摩地,斯为第一。

认识痛苦是空性,痛苦是从分别念而来,分别念依靠证悟空性能断除。为什么感受痛苦的我与所受的痛苦之间是种互相关爱的关系,离开了一者另一者必然不存在。

-1颂词/无著菩萨 求寂声闻由遍智,引导令趣最寂灭。诸乐饶益众生者,道智令成世间利。诸佛由具种相智,宣此种种众相法。具为声闻菩萨佛,四圣众母我敬礼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菩萨的执着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
发表列表
请登录后评论...
游客 游客
此处应有掌声~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