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庐寺官方网

学佛十三讲第五讲(学佛十二讲)

本篇目录:

第五讲:世间正见与出世间正见

世间正见,就是正确的人生观。世间正见一般有四点:一是有善有恶;二是有业有报;三是有前生有后世;四是有凡夫有圣人。这些都是世间正见。

正见是分别邪正、真妄而舍邪向正的,这是对法的抉择,也是闻慧。如果从五乘共法来说,闻的就是引领我们弃恶修善的法,要出世间,闻的是正见、般若、空相应缘起随顺法。

学佛十三讲第五讲(学佛十二讲)-图1

②出世间正见:就是从听闻因果、事理、四谛、三法印等正法,而得正确深切的信解,并以佛法为自己的见地、思想来指导我们的行动。

正见有世间正见和出世间正见。世间正见就是建立善恶、因果、业报与凡圣的观念,也称之为自业正见,我们由此了解自己得承受自己的善恶行为。除此认知外,还要了解善不善业的分别、善不善业的主要内容、以及善不善业的根源。

学佛之人,如何得知自己已证果?

佛教果位认定是自我修持成就的一种表现,是由修证断惑的程度,不由他悟,在于自心证悟。不由外人认定。小乘佛教共有四个果位,分别是阿罗汉、阿那含、斯陀含和须陀洹。大乘佛教共有三个果位,分别是佛、菩萨和阿罗汉。

如何成为 得道之人? 潜心学习古代修身典籍,如《论语》《道德经》《颜氏家训》等。 远离小人、摒弃杂念,躬身实践,身体力行。

学佛十三讲第五讲(学佛十二讲)-图2

看修行的书,明理不求实证,则无意义。目前时代,最好最易成就的,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,能即生开悟。

若是定力、慧力、福德具足,圆满或是接近第16位阶。善知识一举手一投足都可能令学人悟入。八万四千法门,每一门都可以悟入。一切果证,因慧而得,不因定得。

第十,解脱成佛:有些人学佛是为了今世解脱烦恼,来世成就阿罗汉及菩萨,有些人学佛是为了获得般若的大智慧及成就佛。那些人经常发菩提心,观无常,观无我,观空性等天天证悟真谛。

学佛原点十三条

1、(一)皈依是进入佛法大门的钥匙 对于三宝诚心皈依的人,才可能会踏上断除烦恼的修行道路,从而获得佛法的真实利益,因此,皈依是进入佛法大门的一把钥匙。

学佛十三讲第五讲(学佛十二讲)-图3

2、茶杯虽然不能复原,但生命之水却一滴也不会少。 1我们为死而生,却又为生而死。 1自杀仍然是杀生,佛法不允许人自杀。 1生之可喜,死则可悲。 1人的命,天注定。

3、学佛就是学做人,真正学佛的慈悲、学佛的智慧 佛法就是我们生活的方法,轻松、自在、完美的活法叫佛法。

4、要常思己过。我们平日举止行动一定有很多缺点,应该常自检点,发露忏悔,努力改正;并要养廉、忠职,要慎言、择交。勤息贪、嗔、痴、慢,戒除杀、盗、淫(邪淫)、妄(妄语)。要存心诚厚。

5、每个人都有一个本能的侵犯能量储存器,在储存器里,侵犯能量的总量是固定的,它总是要通过某种方式表现出来,从而使个人内部的侵犯性驱力减弱。 1人都有吮吸的欲望。 1人体就是命运。

6、发大心 学佛首要在发心,这个心要发得无边之大、无量之大。心量越大,得到佛法的利益越多,不发大心,就得不到真正的利益。古人所谓;“量大福也大,越贪越没有。”发心要正,不发正心,则得不到实果。

小人得志扬其势,君子得志行其道是什么意思

小人如果得了志就会张扬他的势力,君子如果得了志就会践行他的道路。

小人得志扬其势,君子得志行其道的意思是:小人得势时,会大肆宣扬自己的势力,而君子得志时,则会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,行其正道,为人民服务。

小人得志的意思是旧指道德低下或行为不正派的人,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权势。出自南朝·宋·何承天《为谢晦檄京邑》:若使小人得志,君子道消。

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权势。 成语出处:南朝·宋·何承天《为谢晦檄京邑》:“若使小人得志,君子道消。” 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;指奸邪的人得到重用。以上就是对于小人得志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。

君子法天运,四时可前知。小人惟所遇,寒暑不可期。利害有常势,取舍无定姿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学佛十二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
发表列表
请登录后评论...
游客 游客
此处应有掌声~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