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庐寺官方网

非思量分别是什么意思(非思量的意思)

本篇目录:

信心铭的信心铭.正文

言语道断,非去来今。信心铭.附(此是谁作,若是一家之言,参考则可,切忌坐实)信自心佛,心外无佛;是心作佛,念念铭记。至道无难,唯嫌拣择。悟道不难,由心而悟;为何不悟,只在分别。但莫憎爱,洞然明白。

信心铭 禅宗三祖僧璨大师〈一〉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至道无难,唯嫌拣择,但莫憎爱,洞然明白。毫厘有差,天地悬隔;欲得现前,莫存顺逆。违顺相争,是为心病;不识元旨,徒劳念静。

非思量分别是什么意思(非思量的意思)-图1

下一句是不二法门。出自佛法《信心铭》,原文:万法归心,不二法门。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。离心无别法,心光遍宇宙。只这心是佛,离心无别佛。

信心铭(僧璨作)至道无难,唯嫌拣择。但莫憎爱,洞然明白。毫厘有差,天地悬隔。欲得现前,莫存顺逆。违顺相争,是为心病。不识玄旨,徒劳念静。圆同太虚,无欠无余。良由取舍,所以不如。

佛法是什么?坐禅有必要吗?

1、坐禅虽然不能成佛,是因为佛是无二的,是离一切相的。但成佛,就一定要坐禅,是因为方便渐次降伏自心烦恼终达自性本如的最基础禅定方法。人若不坐禅,尤其是修行人若不坐禅,心识的杂乱必然导致自心业的杂乱。

2、问题六:打坐冥想究竟是想什么 「佛法」中的「打坐」称为「坐禅」,「冥想」有二种,一者「止观」,二者「回光返照,直照自心本性」。远高於「外道」的「非想非非想天」,亦非「世间」的「四禅八定」能之相提并论。

非思量分别是什么意思(非思量的意思)-图2

3、坐禅只是佛法的一个法门,借以观心求定、慧。坐到一定程度后,即不再心烦意乱后可以放弃坐禅,可以在生活中观心,这才是“行亦禅,坐亦禅。”坐禅的目的是观心,得到定、慧。

4、【坐禅】 梵语dhyana,音译“禅那”,简称“禅”,意谓思维修或静虑。坐禅,就是趺坐而修禅,是佛教修持的主要方法之一。坐禅,同时也是民间爱好佛学者理疗、治病、修身、养性、养生、悟道的一种修炼方式。

5、止观禅修能有效调和身心。大部分的慢性疾病,如癌症、心脑血管、精神疾病,都来自过度紧张和压力无法排解,止观禅修是调节身心的良药,能够让内心平静。止观禅修能有效止息烦恼。

关于唯识和般若的一个问题

对不起,我不是方家,也没有看过圣严法师的著作。但是我看过熊十力写唯识的书和一点佛教史。所以不能给你指点或开导,只能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。

非思量分别是什么意思(非思量的意思)-图3

没区别,到了源头都一样。只是修行的门径不一样,禅宗直指真心,不落诸识,其余皆依诸识,一步一个脚印,逐步把诸识中的迷情去掉,就能见证真心。

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。这句话概括了般若、唯识的基本观点,如果修学人的般若、唯识的基础不好的话,就是解释也不会全懂。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。这是讲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。

其中“一个痴”就是“第八识”,它是含藏识,不问好与坏,只要由第七识传来,就都储藏在里面了。五个门前做买卖的就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这兄弟五个专对外境,应付事宜。

不过,唯识学的确立与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,本文将就唯识思想理论的源流与发展演变作一简要的论述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非思量的意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