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庐寺官方网

菩萨岔怒相(菩萨发怒)

本篇目录:

佛教的慈悲相和愤怒相各是指的什么

1、玛哈嘎拉是梵语,意思是“大黑”,即“怙主”之意。玛哈嘎拉是佛教三根本的化身。

2、慈悲,慈是指带给他人利益与幸福;慈悲的悲是指扫除他人心中的不利益与悲伤。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(与乐),称为慈;同感其苦,怜悯众生,并拔除其苦(拔苦),称为悲;二者合称为慈悲。

菩萨岔怒相(菩萨发怒)-图1

3、第一种为本尊,他们是佛陀的化现,例如怖畏金刚是文殊师利(即诸佛之智慧化相)之化相,马头明王是观音大士(即诸佛之慈悲心化相)之忿怒化相等;第二种是护法。

4、慈是指带给他人利益与幸福;慈悲的悲是指扫除他人心中的不利益与悲伤。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(与乐),称为慈;同感其苦,怜悯众生,并拔除其苦(拔苦),称为悲;二者合称为慈悲。

5、基本上汉传佛教中的佛陀菩萨像常现慈悲相,除个别如韦驮菩萨,其他诸如观世音,文殊,地藏,准提等等,都常常慈眉善目,表慈悲度众,成就众生觉性。而藏传佛教中,则凶神恶煞模样的稍微多些,寂静像,忿怒像基本对半。

马头明王是观世音菩萨现的愤怒相吗?

马头明王是观音菩萨的化身。不是护法,而是本尊。吉祥天母是女相护法之首。

菩萨岔怒相(菩萨发怒)-图2

作用:能息灾除难,护持佛法,利益众生。与一般明王呈忿怒形相不同,此明王为慈悲的菩萨相。以此明王为本尊的修持法,是密宗最重要的修持法。马头明王:即印度神话中的毗湿奴。

天天聆听佛祖讲经,佛法精进,更兼具慈悲心肠,后与观世音菩萨等并称为六观音。为震慑畜牲道魔障,何耶揭梨婆尊者面呈狮子无畏庄严,因其为畜牲道护法明王,而马自古是六畜之首,故将马首置于头顶,故被称为马头观音。

佛菩萨为什么要显忿怒相

1、这都是为了表法而示现的。在表面上、形式上都可以有,该忿怒的时候忿怒,该寂静的时候寂静,但是内心里没有忿怒也没有寂静。该表法的时候就要表法,要跟他们相应。如果不跟他们相应就无法跟他们相处,就救度不了他们。

2、愤怒相表示克服烦恼的顽强意志和勇猛锐利心。心中的烦恼有些可以通过学习一些知识道理来化解,有些顽固的烦恼只靠讲道理是不行的,这时候就需要勇猛金刚相来战胜。这些都是表示精神世界的,外在的塑像只是一种形象比喻。

菩萨岔怒相(菩萨发怒)-图3

3、菩萨所做的一切都是基于利益众生。若示现愤怒相能利益众生,菩萨也会做。不过只有菩萨的智慧,才能真正观察到这样做,是否会有好的效果。而凡夫就没有这样的智慧,说不定会起不好的反效果。据玄奘法师自己所述。

4、佛菩萨显示愤怒相的一面,是为了慈悲度化那些及恶魔鬼神, 他们见到比他们更愤怒的相,他们就怕了,然后随缘皈依。

5、可以理解为“因人施教”,忿怒身的佛像都是佛菩萨故意变化成那种凶恶的模样来吓唬邪魔、教化那些顽固不化、魔障缠身的众生,使之醒悟,摧破烦恼,降伏恶魔,也就是所谓的以善劝善,以恶治恶。

6、基本上汉传佛教中的佛陀菩萨像常现慈悲相,除个别如韦驮菩萨,其他诸如观世音,文殊,地藏,准提等等,都常常慈眉善目,表慈悲度众,成就众生觉性。而藏传佛教中,则凶神恶煞模样的稍微多些,寂静像,忿怒像基本对半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菩萨发怒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
发表列表
请登录后评论...
游客 游客
此处应有掌声~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