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庐寺官方网

什么是妄语戒(何谓妄语)

本篇目录:

十重禁戒的妄语戒

所向是人:对人说妄语。如果我们和一只狗说妄语,它听不懂,那就不 能构成犯妄语戒,所以讲妄语的对象主要是人。作人想:认定对方是人。有欺骗心:蓄意要使对方受欺骗。

(一)乃大乘菩萨严厉禁止作犯之十种波罗夷罪。又称十重波罗提木叉、十波罗夷、十不可悔戒、十重禁、十重戒、十无尽戒、十重。相对于四十八轻戒而言。

什么是妄语戒(何谓妄语)-图1

妄语就是包括恶口,两舌,绮语。详细解释 谎言,虚妄不实的话。《梁书·良吏传·何远》:每戏语人云:卿能得我一妄语,则谢卿以一缣。众共伺之,不能记也。

八戒是:一戒杀生,二戒偷盗,三戒淫,四戒妄语,五戒饮酒,六戒着香华(即不戴花环,不涂香),七戒坐卧高广大床,八戒非时食(即过午不食)。

(一)杀生,(二)偷盗,(三)奸淫,(四)妄语,(五)贩酒,(六)说在家、出家之菩萨及比丘、比丘尼之罪过,(七)自赞毁他,(八)吝施,(九)不允他人谢罪,(十)毁谤佛法僧三宝等十种禁戒。

大乘三聚净戒为:摄律仪戒、摄善法戒、摄众生戒。十重禁戒为:杀生、偷盗、邪淫、妄语、饮酒、说过罪、自赞毁他、悭、瞋、谤三宝。四十八轻戒为:不敬师长、不举教忏、背正向邪、不瞻病苦等四十八项具体戒条。

什么是妄语戒(何谓妄语)-图2

五戒是指什么?

佛教的五条戒律一般被称为“五戒”,是指:一不杀生戒;二不偷盗戒;三不邪淫戒;四不妄语戒;五不饮酒戒。

五戒是五条戒律或行为准则。中国大乘佛教中的五戒是:一不杀生,二不偷盗,三不邪淫,四不妄语,五不饮酒。五戒,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,不论出家在家皆须受持。十善:一不杀生。 二不偷盗。 三不邪淫。 四不妄言。

五常即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,是指“人”作为社会中的独立个体,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,而应该拥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。五戒是:一不杀生,二不偷盗,三不邪淫,四不妄语,五不饮酒。

五戒: ┌不杀生 ├不偷盗 ├不邪淫 ├不妄语 └不饮酒 十善: 身不行杀生、偷盗、邪淫之事。 口不出妄言、绮语、两舌、恶口之话。 心不起贪欲、嗔恚、愚痴之念。 五戒十善的内涵相当丰富。

什么是妄语戒(何谓妄语)-图3

五戒:一不杀生,二不偷盗,三不邪淫,四不妄语,五不饮酒。十善业包括:不杀生 不偷盗 不邪淫 不恶口 不两舌 不妄语 不绮语 不贪 不嗔 不痴。或称十善业道。

【五戒】 梵语pan~ca s/i^la^ni。指五种制戒。(一)为在家男女所受持之五种制戒。即:(一)杀生,(二)偷盗(不与取),(三)邪淫(非梵行),(四)妄语(虚诳语),(五)饮酒。又作优婆塞五戒、优婆塞戒。

佛家的居士五戒中,不妄语是指什么呢

1、不妄语就是不欺骗他人,凡不如心想而说,皆是妄语。妄语有大小:如见、闻、觉、知说不见闻觉知;不见、闻、觉、知说见闻觉知等,是名小妄语;可通忏悔。

2、不妄语:不讲骗人的话。妄语戒分为大妄语与小妄语。妄语戒具五缘成不可悔。所向是人(对人说)。作人想。有欺骗心。说大妄语(说自己是圣人)。听者领解。所向是人:对人说妄语。

3、五戒:戒杀生、戒偷盗、戒邪淫、戒妄语、戒饮酒。 十善:做到不杀生,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、不贪、不嗔、不愚痴、不傲慢、不疑惑。

4、佛门五戒,与我国五常之义相近。五常者,仁义礼智信。而五戒中的不乱杀近于仁,不偷盗近于义,不邪淫近于礼,不妄语近于信,而不饮酒理智清醒,则近于智。儒家以五常为做人的标准,佛门以五戒为未来获得人身的条件。

5、不妄语是佛法内容,不妄语,即不可说虚妄不实的假话骗人,包括八个方面。出自《南史.何远传》。妄语,生活中没有严格的标准。

佛教戒律中所谓的“不妄语”是什么意思?

1、不妄语是五戒(不杀生,不偷盗,不邪淫,不妄语,不饮酒)之一,也是《楞严经》上说的四种清静明诲(不杀生,不偷盗,不邪淫,不妄语)之一,在佛教里面是很重要的学习内容。

2、不妄语是佛法内容,不妄语,即不可说虚妄不实的假话骗人,包括八个方面。出自《南史.何远传》。妄语,生活中没有严格的标准。

3、不妄语:不讲骗人的话。妄语戒分为大妄语与小妄语。妄语戒具五缘成不可悔。所向是人(对人说)。作人想。有欺骗心。说大妄语(说自己是圣人)。听者领解。所向是人:对人说妄语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何谓妄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